仁中论坛国际会议主旨演讲
早上好!很高兴见到大家。
首先,欢迎各位出席今天的仁中论坛国际会议。
特别要感谢百忙之中莅临本次论坛的中国驻韩国大使戴兵,
大使上任以来多次与我会面,对仁川怀有深厚的感情。戴兵大使,谢谢您。
今天有许多贵宾莅临,其中包括云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王宇。
云南省的省会是我们所熟知的昆明,是中国南部历史、文化和产业的中心。
云南省也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省份之一,居住着55个少数民族。
感谢王宇副会长今天的莅临。
还有威海市副市长张善东也一同出席了活动。
正如副市长刚才所说,威海市是距离我们仁川最近的地区,直线距离大约只有300多公里。
由于距离近,威海与仁川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韩中自由贸易协定(FTA)的示范区正是威海市与仁川经济自由区。
基于这样的密切关系,感谢张善东副市长今天的莅临。
感谢对中国有深刻理解,并为我们仁川的经济增长与发展辛勤付出的仁川商工会议所会长朴柱奉。
仁川是去年包括潜在经济增长率在内,连续三年经济增长率排名第一的城市。
借此机会,谨向朴柱奉会长以及所有经济界人士表示感谢。
同时也要感谢宣布本次论坛开幕并负责筹备工作的仁川研究院院长朴虎君。
仁中论坛十周年的意义
再次欢迎各位来到以平衡、创造与沟通连接世界的全球城市——仁川,今天我将在此发表主旨演讲。
仁中论坛自2016年首次启程。
如今,该论坛已成为韩国与中国、仁川与中国之间具有代表性的交流合作平台。
感谢过去十年里与我们同行的各位,也感谢一直以来支持我们的市民朋友们。
本次论坛的共同主办方正是中国驻韩国大使。
感谢戴兵大使,同时也感谢今天与会的各位贵宾、所有相关人员以及市民朋友们。
转型期世界的挑战与机遇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探讨在“转型期的世界与韩中关系”中仁川所扮演的角色。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从惨痛的战争教训中汲取经验,努力构建新的国际秩序。
以自由贸易、民主与人权、多边主义、法治等问题为核心价值的所谓“自由主义国际秩序”,
正逐步确立为全球普遍遵循的规范。
然而,我们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并非如此简单。
这一根基正在动摇。新冠疫情大流行暴露了全球卫生合作体系的脆弱性。
乌克兰战争等各种冲突严重破坏了人们对国际法和多边主义的信任。
美中之间的战略竞争正在围绕技术和贸易形成新的冲突格局,这也是现实。
随着关税壁垒和保护主义的蔓延,自由贸易的基础也正在动摇,这正是当今的现实。
但正如人类一贯以来所做的那样,我们通过团结与合作克服危机,寻找新的秩序。
越是在各自为生的诱惑强烈之时,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反而越发凸显。
我认为,基于相互依存与互惠的国际合作,正为我们应对当前普遍性危机提供了另一种机遇。
地方外交的作用与仁川的引领性实践
在这样的时代,地方政府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我们不是常说吗?地方化,接着是全球化,而这两者相结合就是“全球本地化(Glocalization)”,
现在正是需要这种理念的时候。
仁川市正是在这一方面,作为地方政府,致力于发挥引领国际化的作用,
这正是我在十多年前创办仁中论坛的背景。
地方政府具有中央政府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
中央政府往往面临尖锐的政治、安全以及国际间的微妙矛盾与冲突,
而地方政府则相对自由。
地方政府不仅能作为连接中央政府与市民社会的桥梁,
还处于能够承担讨论更具实证性和具体合作责任的位置。
仁川正是将这种地方外交的可能性变为现实的代表性城市。
作为韩国地方外交的先驱,仁川提出了名为“K-地方外交”的新模式。
即使在政治冲突尖锐之时,我也始终打开着务实合作的通道。
2017年萨德问题导致韩中关系相当紧张时,我作为韩国高级官员首次亲自出席博鳌论坛。
我一直致力于维持韩中关系的未来导向型关系。
那一刻正是我以理性和前瞻性的方式化解两国关系冷却可能性的时刻。
2023年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我还提出了“韩中日港口城市经济共同体”的构想。
目前,我担任韩国市道知事协议会会长。
“韩中知事省长会议”是我在民选6期任期时首次提出的,并在仁川成功举办。
这次我们将在下个月再次举办韩中知事省长会议。
预计习近平主席将在10月底举行APEC首脑会议期间访问韩国,
届时我们也将同步举办韩中知事省长会议。
为此,我会见了戴兵大使,建立了与中国政府的前期合作关系。
在戴兵大使的协助下,我会见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杨万明会长
(相当于韩国的市道知事协议会会长,虽然性质略有不同),
还会见了外交部孙卫东副部长,就相关事宜进行了讨论,并正在为下个月的会议做准备。
作为成果,第三届韩中知事省长会议将于今年10月在首尔举行。
构建新型韩中关系的必要性
尊敬的各位贵宾、市民朋友们,去年我曾在此强调过,
为了实现韩中关系的可持续同行,有必要构建新的合作关系。
我们需要思考的诸多问题,必须从认识到韩中关系所处环境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现实出发。
自1992年建交以来,韩中关系在经济、文化以及人员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然而,现在并不是满足于过去成果的时候,也不能依赖于惯例和惰性。
我认为,现在正是我们在急剧变化的内外环境中,直面现实、应对挑战、迈向新未来的时候。
中国古代典籍《吕氏春秋》中有一个名为《刻舟求剑》的故事。
在船上掉了剑的人,仅仅在船上做个记号,就能找回那把剑吗?
船还在继续前行,我们却仍沉溺于旧有的方式,无法正确看清现实。
我们必须克服这一问题,开创真正面向未来的新型关系。
我认为,这正是我们应当进行的韩中关系新探索。
变化中的韩中经济结构与新的合作方向
曾几何时,韩国出口中间产品,中国负责组装和加工的垂直分工结构,已经成为过去。
如今,中国在科技领域的投资规模巨大,新兴增长产业不断涌现,我前不久访问中国时也深有体会。
在半导体、二次电池、显示器等领域,中国不仅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尤其是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下一代移动出行等领域,
展现出领先全球的先进技术实力,并伴随着实质性的行政和国家支持,呈现出令人惊叹的增长势头。
中国为未来所展开的这一宏大趋势,与我们仁川乃至整个韩国所追求的未来增长动力高度契合。
我认为,通过竞争与合作,描绘出韩中关系共存共荣的新面貌,应成为我们这一时代的重要课题。
韩中自贸协定(FTA)十周年与未来增长动力
包括这些问题在内,为了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需要仁中论坛以及国际会议。
今年是韩中自贸协定(FTA)签署十周年。
两国政府现在应评估第一阶段自贸协定的成果与局限,并迈向新的下一阶段。
我认为,应当聚焦于新的未来增长动力、文化以及旅游等领域。
有必要在服务领域进行新的探索。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如我刚才所提到的,虽然仁川和威海市是韩中自贸协定(FTA)的示范区,
但我认为现在正是需要做出超越这一层次、寻求韩中关系新型经济合作的战略性选择的时候。
众所周知,仁川拥有港口和机场等世界级基础设施。
此外,仁川市正专注于其未来的增长型产业,致力于成为全球十大城市之一。
因此,在服务产业、文化旅游、综合物流等领域实现实质性合作的同时,
也需要将仁川现有的制造业基础与未来增长动力相结合的新型经济战略。
我认为,在这样的关键时期,仁川正在这一领域引领韩国的政策方向。
仁川的未来愿景与合作领域
为了寻找这样的未来增长动力,今后我们仁川需要在中国扩大金融科技消费、
加强文化创作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并在以内容为基础的青年交流、初创企业等多个领域建立合作关系,我认为这是我们必须探索的现实课题。
此外,仁川将以专注于智慧城市和数字化转型的城市基础设施为基础,尽最大努力构建与之相应的各项行政基础。
平衡·创造·沟通的价值与未来韩中关系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以及今天出席国际会议的各位贵宾,当前我们正面临国际关系、能源以及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重大范式转变。
这既是机遇,也是危机,同时也充满了不安的因素。
然而,在这个多重危机与不确定性交织的时代,我认为我们应共同探寻的方向是明确的。
那就是以互信与互惠为基础的平衡韩中关系,超越既有框架的创造性与创新性合作关系的构建,
以及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沟通与共鸣基础,这正是我在此想要传达的核心内容。
仁川市一贯推进的“平衡、创造与沟通”这一核心价值,不仅适用于仁川,也同样适用于韩中关系。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国际会议,借助我们汇聚的智慧与创意,成为开启韩中关系新篇章的起点。
在这个转型的世界中,韩中将以何种方式建立合作关系,
以及仁川在这一进程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我们期待这将是一场深入探讨这些问题的会议。
再次向出席2025年仁中论坛国际会议的各位表示感谢。
我承诺将继续努力推动本次国际会议——韩中仁中论坛实现可持续发展,
也衷心希望在座的各位能以同样的心态参与本次会议。谢谢大家。